大学 让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经历
CFP供图
大学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的圣地”“科学发展的源泉”“社会前进的灯塔”。从历史来看,大学的供给大致可分为三大方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以学科需求为中心满足专业知识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三类供给相互交织,统一于“高深知识”,从三个维度共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演进。从根源来看,大学首先因学生而存在,而让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经历是高等教育供给质量的核心和重点。
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大学为谁而设”的哲学问题上,曾有过不同的争论。西方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用“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了阐释。“认识论”认为高等教育为了满足学者们“闲逸好奇”的精神追求,它强调“学术理性”和“价值自由”,而“政治论”认为高等教育充当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智囊,它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学者们认为,这两种观点虽然透视了高等教育的部分独特职能,却都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我国教育学家张楚廷提出“人本论”的观点,他认为高等教育源于人,基于人,为了人,“大学为学生而生”。
从教育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的培养,而高等教育生来就是一种与学生共生共存、无法剥离的活动,正是因为学生,大学才不是学术超市,才不是高级职训场。因此,人的回归、对学生的关注是高等教育的本体诉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源流。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质量学习经历”是高等教育供给质量的核心体现
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产品的生产。由于学生基础难测以及学生自我生产过程复杂,导致了我们无法精确个体高等教育的增值量。传统的聚焦于高等教育供给结果的评估范式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逐渐从“学习本位”向“学生本位”模式转化,开始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存在的发展过程。当前,学生的学习经历已经成为西方学习质量评价的新视角。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对自己在校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参与和自我感知,最能反映大学的“内部质量”。
何为高质量的学习经历?它指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与文化环境、学术知识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体认知、情感、行为发展和主观满意度的过程。在高质量的学习经历中,学生不再是一个工具性的存在,而是一个本体性的存在。学习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表现都被视为学生生命的外显。高等教育也不再是为学生供给高深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一段高质量生命个体完善的历程。
“高质量学习经历”的标准
高质量的学习经历是全面发展的经历。真正的高质量的教育经历应该倡导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完美的人、自由的人、全面的人。全人教育要求大学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训练,打造人的“资格”,更要重视品德、情意、人文、通识的培育,塑造人的“人格”。更要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做人有品位、有教养,做事有学问、有专长的社会公民。
高质量的学习经历是愉悦交往的经历。交往是学习的有效途径,而对话则是交往的方式。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理解知识的意义,探索创新的方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学生在与物质文化的“交往”中,感受校园景致的优美,体验生活环境的和谐,享受学习条件的舒适;学生在与制度文化的“交往”中,感受“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感受尊重学生需求、注重学生人格、强调学生参与的民主制度与规则;学生在与精神文化的“交往”中,理解大学的独特气质,能被大学追求的信念、精神、灵魂所感化,进而转化为伴随自己一生的价值追求。
高质量的学习经历是主观满意的经历。主观满意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也是判断高等教育是否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核心指标。学生学习经历的满意度主要来自四个层面:一是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满意度,即学校环境是否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与发展活动中去。二是与外部人群交往的满意度,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是否获得存在感。三是对自身投入的满意度,即在学习或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四是对自身成长的满意度,即个体通过学习经历获得的成果和其个人发展的状况。
高等教育如何给予学生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营造物质环境,以物悦人。物质环境是校园之形,对育人过程具有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应努力让“一书一画,一草一木”成为能与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交往的对象。而要“花木知音、山水有情”“每一面墙都具有教育功能”,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使校园的物质体现出学校的个性和精神。具体来讲有两条途径,即美化校园和文化校园。美化校园在于营造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例如,植物造景和园艺设计提高绿化质量,通过后勤服务保持校园干净、卫生、整洁、有序。文化校园在于校园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将能反映学校历史文化的建筑小品、名人雕像、经典语录、人文景观等合理布局于学生的学习区、生活区、娱乐区,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
优化规章制度,以管育人。一个“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发展”的大学管理理念,也是高质量的学习经历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发展”的管理不是将管理当成目的,而是把管理当成育人的途径;不是完成管理工作任务,而是指向学生全面的发展;不是少数管理者的独裁决策,而是学生主体性的民主参与;不是命令、强制与服从,而是平等、合作与对话。现代大学管理应该建构以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现代管理,应该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应该积极发展学生社区,尝试“学生社区”学生治理。
优化教师队伍,以人带人。高质量的学生学习经历既需要“真学者”创造学问,更需要“好老师”传播学识,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成长。因此,如何激励大学教师回归教学,并把教学作为自己的职业生命是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高校需要提高大学教师的生活条件。大学教师“以学术为生,以学术为业”,当学术只是教师谋生的手段时,教师们难以静心将教学作为自己的志业。其次,需要大幅度提升教师的教学回报,教学是内部修炼,难以像科研那样给教师带来社会声望,那么唯一能够将教师的精力拉回讲台的就是相对满意的物质激励,给教师更实在的获得感。再其次,给乐于教学的教师开辟职业发展通道,即进一步深化教师分类管理,尤其是探讨教学型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塑造精神文化,以文化人。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积淀、整合、凝练出来的,它反映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塑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学校层面,从校训、大学目标与理念、校园文化活动以及领导决策能力与风格等方面出发,形成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的精神信念;二是教师层面,通过价值引导、制度规范和外部激励,形成教师学术严谨、重教爱生、品行高尚的精神追求;三是学生层面,通过舆论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社会实践等,培育学生崇真尚美、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一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全面规划、全员参与、全程推进,才能特色鲜明,润物无声。
总之,教育是学生自我生长的过程。高等教育活动绝不是利用标准化的模板和操作模式去制造一个个没有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机器”,而是需要通过创造环境、交往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的经历中领悟、顿悟,使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更完整的人,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然走向。
(作者:温兴生 熊俊峰,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